富民是胡耀邦经济思想的精髓|百年耀邦
胡耀邦史料信息网(http://www.hybsl.cn)微信公众号:hybslw,订阅请点击上方蓝字“百年耀邦”
胡耀邦在解放思想、拨乱反正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已经被历史铭记。于当下而言,他的经济思想更是一笔不可多得宝贵遗产,需要我们深入挖掘。
“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”。这是改革的目的,也是耀邦经济思想的宗旨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他突破旧经济模式的束缚,主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要以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民富裕和生活现代化。
在10月26日举行的《胡耀邦经济思想座谈会》上,学者吴稼祥表示,“在我内心来讲,耀邦经济思想的根本可以概括为民本经济思想,其宗旨是让人民富裕“。
“耀邦以民为本的经济思想有两个方面,第一是重视民生问题,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。第二是重视民间经济,说‘个体户’是光彩的事业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”吴稼祥说。
以人民的需求作为根本需求,是经济学的根本性。中国古代的经济学是“济世安民”,如果忘了“济世安民”这个根本,经济增长就失去其原本意义。
“人民的生活永远都是耀邦心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。所以他的经济思想是要围绕着民本经济思想来研究。”吴稼祥提出,我们对耀邦经济思想的研究还不够,还要深入。他的经济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改革初衷是为富民
自从全国十年动乱的文革结束,我国从阶级斗争为纲进入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。胡耀邦敏锐地提出:文革这十年,为何日本、南朝鲜、香港等地方经济增长能保持百分之十以上。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?……我们的社会财富增长不快,人民生活改善不多,是什么原因?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研究。”
一直以来,“让人民富起来”这一观念在胡耀邦心中十分牢固。他在多个场合以多种方式,强调”国家要富强,首先人民要富裕。能不能使人民富裕起来,是检查我们各地各条战线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。这一观点最后经邓小平审定同意,作为中央集体的意见下发。
1984 年初,胡耀邦进一步提出了“富民政策”概念。他说:“一切有利于促进人民劳动致富的措施、办法,都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。我们共产党是干什么的?是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的。第一步是求解放,第二步是富裕起来,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观念。人民富了,我们国家的许多事情就好办了。把我们解放以来所有的政策归结为一句话,就叫富民政策。”
“富民政策”的提出,首先要在思想和理论上扫清障碍。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,“为生产而生产”的生产的目的,是胡耀邦所不赞成的。胡耀邦希望能通过讨论真正弄清“生产目的”。
1979 年9 月中旬,胡耀邦指示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,要他们就此问题写理论文章。从而引发了生产目的性的大讨论。
“耀邦同志提出,我们搞生产的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,应该明确这个目的,生产不是为了别的,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。”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回忆说。
胡耀邦认为,我国有九亿人口,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,又反过来刺激生产。这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。人民生活安排好了,特别是八亿农民生活安排好了,中国的大局就稳定了。
胡耀邦指出,苏联为什么几十年富不起来?就是苏联领导脑子里没有老百姓,光搞钢铁,扩充军备,争霸世界。胡耀邦认为,中国要走通过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的道路,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富民,既要抓生产,又要提倡适当的消费,但消费不同于浪费,也不是高消费。消费需要支付能力,它的基础是人民的富裕。
1984 年3 月29 日,《人民日报》根据胡耀邦同志多次讲话精神,发表了评论员文章——《我们的政策是富民政策》。胡耀邦指出,人民富裕的过程,向国家缴税的过程,也就是为社会增加财富,使国家富强的过程。他提出,国富而民穷是可能的,民富而国富则是必然的。
胡耀邦的“富民政策”鲜明地强调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宗旨、根本政策和道路就是富民。
消费的基础是人民富裕
虽然生产目的大讨论持续了一年半之后被中止了。“但这场讨论对当时的经济调整起了很好的作用,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很好的理论意义。”沈宝祥说。
争论虽然停止,但胡耀邦的思考并未停止。他仍尽可能地强调以消费刺激生产,主张通过发展现代生产力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
1982 年5 月19 日,他召集国家计委、经委、商业部、财政部负责人与经济学家开讨论会。胡耀邦从“消费”开始谈起。他说:“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,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,分为两部分:一部分是积累基金,另一部分是消费基金,要研究一下,这两方面的比例关系怎样处理比较适当。”“我们不提高消费的口号,但是要适当地注意刺激人民的消费,引导人民正确地消费。”
在当时,他把拉动内需、重视消费同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联系起来,是将“人民生活现代化”明确为“富民”的一种基本内涵的表述。
在今年10 月26 日座谈会上,参会的学者认为,胡耀邦对于消费的重视,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。“联想到我们中国的经济,消费乏力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,而耀邦在当年就提出了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。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,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,才能使我们的经济有一个持续增长的活力。
激活民间经济活力
耀邦抓住消费问题紧紧不放,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。从消费入手,刺激生产,也促生了民间经济活力的迸发。
比如,他在讲到服装多样化问题时就指出:“现在重要的问题是要适当提倡一下服装的多样化,这对刺激生产有好处。要弄清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,消费可以推动生产。”“适当刺激人们的消费,是我们推动生产发展不可缺少的措施。”
更重要的是,他由消费问题深入到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讨。他既不认可苏联和东欧那种加重群众负担的高积累模式,也不赞成高度竞争追求高额利润的资本主义模式,而是希望中国走出一条以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来推动农、轻、重生产为序的社会主义新模式。
因此,从改革开放刚一开始,胡耀邦就大力支持种种经济体制改革。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,胡耀邦对于大量出现的自谋出路、自主创业、乡镇企业、长途贩运、私营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,一直很赞赏、很爱护。
1983 年8 月30 日,胡耀邦发表著名的“光彩讲话”,是“文革”结束后,中共中央对个体经济发展最明确的一次表态。“光彩讲话”发表之后,对于“个体户”的误解和歧视不复存在,民营经济自此开始蓬勃发展,居民收入普遍提高。
1984 年初,耀邦到贵州指导工作时指出: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,我们党的全部政策可以归结为一句话,就叫富民政策。国家要富裕,首先要靠人民富裕。“必须以重点户、专业户带动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。”
耀邦所讲的发展专业户,不仅要发展种植、养殖专业户,而且要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,发展交通运输、储存、加工、流通等领域的专业户。实际上这是在发展专业户的战略下,全面发展民营经济,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。
应当说,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高速发展,民营经济的表现尤为突出,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,这与胡耀邦当年的鼓励和支持有着重大关系。
解放思想,坚持全面改革,是胡耀邦的一贯主张,并为之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方式推进改革。值此耀邦百年诞辰之际,深入挖掘胡耀邦的经济思想遗产,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,破解改革难题,激发经济活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。
作者:李秀江
来源:《中国民商》2015年第十二期